首页
实验室简介
历史沿革
学术委员会
组织架构
实验室领导
实验平台
联系方式
人才队伍
实验平台
姓名首字母
科学研究
科研项目
科研动态
合作交流
学术活动
学术会议
讲座报告
资源中心
数据资源
技术支持
首页
实验室简介
历史沿革
学术委员会
组织架构
实验室领导
实验平台
联系方式
人才队伍
实验平台
姓名首字母
科学研究
科研项目
科研动态
合作交流
学术活动
学术会议
讲座报告
资源中心
数据资源
技术支持
学术活动
学术会议
讲座报告
学术活动
学术会议
讲座报告
讲座报告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活动
-
讲座报告
讲座预告丨宗教考古专题:送子观音信仰在西域的初传——以高昌回鹘时期的图像资料为中心
讲座地点:考古楼A座101室讲座时间:2023年5月26日 上午9:00讲座主题:送子观音信仰在西域的初传——以高昌回鹘时期的图像资料为中心主讲人:姚崇新(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本讲座为研究生签到讲座
05-25
2023
讲座预告丨宗教考古专题——福建的文庙与文教建筑
讲座地点:红五楼5211室讲座时间:2023年5月26日 下午14:00讲座主题:福建的文庙与文教建筑主讲人:楼建龙(福建博物院研究员)本讲座为研究生签到讲座
05-25
2023
讲座预告丨宗教考古专题——四川地区宋代生墓
讲座地点:考古楼A座101室讲座时间:2023年5月19日 上午9:00讲座主题:四川地区宋代生墓主讲人:白彬(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本讲座为研究生签到讲座
05-17
2023
讲座纪要 | 张小刚:《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河西石窟》
2023年4月28日上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研究生课程《考古学研究》“宗教考古专题”系列讲座第三讲《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河西石窟》在考古楼 A 座101室举行,由敦煌研究院研究馆员张小刚老师主讲。张小刚老师主讲一、河西地区的地理环境概况河西地区,东起乌鞘岭,西至星星峡,南侧是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南山),北侧是龙首山、合黎山、马鬃山(北山),两大山脉之间形成西北至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地,东西长约1200公里,宽数公里至近...
05-10
2023
讲座预告丨宗教考古专题——丝绸之路与中古三夷教
讲座地点:考古楼A座101室讲座时间:2023年5月12日 上午9:00讲座主题:丝绸之路与中古三夷教主讲人:葛承雍(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本讲座为研究生签到讲座
05-10
2023
讲座预告丨宗教考古专题——阿娜希塔与娜娜:丝绸之路上的祆神图像
讲座地点:考古楼A座101室讲座时间:2023年4月14日 上午9:00讲座主题:阿娜希塔与娜娜:丝绸之路上的祆神图像主讲人:张小贵(暨南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本讲座为研究生签到讲座
04-13
2023
讲座预告丨宗教考古专题——入华后摩尼教艺术的发展和演变
讲座地点:考古楼A座101室讲座时间:2023年3月17日 上午9:00讲座主题:入华后摩尼教艺术的发展和演变主讲人:王媛媛(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本讲座为研究生签到讲座
03-16
2023
讲座预告 | 2022-2023学年春季学期 考古学研究·研究生系列课程讲座
讲座时间:2022-2023学年 春季学期系列讲座专题:宗教考古专题地点:考古楼A座 101室·本系列讲座为研究生签到讲
03-02
2023
讲座纪要|张小刚:宿白先生与敦煌石窟考古
2022年11月28日晚,“纪念宿白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石窟寺考古系列讲座”的第十二讲在线上平台举行。本次讲座的题目为《宿白先生与敦煌石窟考古》,主讲人为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张小刚,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主持。图1:讲座现场 北京大学宿白教授是中国石窟考古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在学术界享有崇高的地位和声望。敦煌石窟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佛教石...
01-17
2023
讲座预告 | 李崇峰:祇洹精舍与中土早期佛寺
宿白先生创立了中国石窟寺考古学,自20世纪50年代起,他运用考古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系统勘查研究了我国各地的重要石窟寺,建立了中国石窟寺发展的时空框架,开启了宗教考古的新纪元。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的重要指示和“9.28”重要讲话精神,推动中国石窟寺考古研究的深入发展,加强云冈学建设,值宿白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之际,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云冈研究院特联合举办此次石窟寺考古系列讲座活...
01-17
2023
首页
上页
1
...
7
8
9
10
11
...
22
下页
尾页